连日来,全国大范围遭受暴雨袭击,坊间不乏到武汉去看海,到北京观瀑布之类的诙谐说法,传说中的诺亚方舟能带多少人躲过那洪水猛兽?!
今日话题:城市排水系统
排水系统,sewerage system 排水的收集、输送、水质的处理和排放等设施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。用以除涝、防渍、防盐的各级排水沟(管)道及建筑物的总称。它主要由田间排水调节网、各级排水沟、蓄涝湖泊、排水闸、抽排泵站和排水容泄区等组成。
排水系统的用途:
1、高速公路纵向、横向排水及透水;
2、高速公路各种档土墙背面及边沟垂直、水平排水;
3、隧道、地下道之排水;
4、市政工程、净水厂、污水厂、垃圾场等给排水;
5、高尔夫球场、运动场、公园等休歇绿地之排水;
6、山坡地开发边坡水土保持;
7、整地工程之地下排水。
风和日丽的日子里,一直处于“幕后”的排水系统很少为人知晓,当真正需要它们独当一面的时候,咱们的城市排水系统表现如何呢?且看一则来自北方网的消息:
以下内容来自北方网:
一场急雨全城“北漂”京城排水系统能抗多大雨
北京这样的特大型城市,有着一个堪称庞大的排水系统。北京市水务局资料显示,截至2009年底,北京市城八区共有地下排水管网5227公里,相当于北京到乌鲁木齐的距离。
目前,北京市城区道路排水一般按1至2年一遇,重点地区按3至5年一遇,立交桥雨水泵站按2至3年一遇设计。相对于更常听到的“几十年一遇”乃至“上百年一遇”的河道防洪标准,这个城市道路排水标准也许会让人感到不解。
专家解释说,城市道路排水标准和河道防洪标准不是一个算法。城市道路排水说的“1至2年一遇”指的是降雨量,而河道防洪的“几十年一遇”指的是水文流量,这是两个不同的标准。
北京市水务局提供的资料表明,北京的城市排水系统标准并不算高。如果把“几年一遇”的标准换算成降雨量的话,北京城市排水设施应对每小时30毫米、50毫米的大雨不会出现特别严重的积水情况。但如果雨降到了每小时50-70毫米暴雨级别,道路可能会出现一些短时的积水、滞水的情况。
观察:防城市内涝,我国法律一片空白
正如网友们调侃的,每年夏天,我们都会发现,其实,城市里最缺的人才是给排水专业。为何外表光鲜的各大城市却很难承受雨水之重?
国外城市的排水系统,纽约是按“十至十五年一遇”标准;东京是按“五至十年一遇”标准。而在中国,北京一般按“一至两年一遇”标准,武汉还是按照“一年一遇”的标准建的;杭州和南昌的城市排水系统,同样是“小马拉大车”,排水标准严重滞后。
在一些发达国家,防城市内涝早已上升到法律的高度。比如,美国防城市内涝的法律制度,对城市内涝防范、治理措施,规定得相当详尽;德国有《城市内涝保险法》,不仅减轻了政府的防洪负担和压力,也培养了公民防洪意识;日本有《下水道法》,对下水道的排水能力和各项技术指标都有严格规定。而在我国,尽管也有一部《防洪法》,但在防城市内涝方面,几乎是一片空白。
排水系统遭遇尴尬的原因是什么?“中国之声”观察员张政法教授认为,由于地下排水系统不是面子工程,很多城市疏于监管和规划。
总而言之,一场暴雨考验了广大苍生的身心,同时也考验了城市的排水系统,千万别让排水成为城市的痛!